大姐张元和,与昆曲名家顾传玠爱的惊天动地;二姐张允和,与语言学家周有光有情人终成眷属;三姐张兆和,与老师沈从文的师生恋被传为美谈。个个都为后世,留下了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爱情往事。
她被称最后的闺秀,高考0分上北大,诗人才子统统看不上,35岁才嫁给外教,如今却备受人们推崇,立为女性的典范。
张充和是个幸运的人,1913年出生时,父亲张武龄不仅拥有万顷良田,还有着强大的社交圈,是很多名贵的座上宾。
之中,张充和的童年却过得异常幸福,在知书达理的养祖母熏陶下,她3岁始读唐诗,5岁起练书法,身边家教都是当时鸿学大儒,小小年纪就遍读《史记》《汉书》《诗经》等经典。
16岁那年,张充和回到苏州九如巷的父亲家中,和3位姐姐一起生活。时年,张家3位姐姐正当韶年、俏皮聪慧,已出落的才貌双全,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但和小妹初一接触,便惊奇的发现,小妹的诗词国学,竟是她们中间最好的。
回到苏州后,张充和进入父亲开办的女校乐益女中读书,进一步接触了现代知识和思想,愈发温婉尔雅,气质迷人。
19岁时,张充和用一个假名字张旋报考了大学。由于在私塾从来没学过数学,她算学考了0分,而却国文考了满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写得文采飞扬,大受阅卷老师称赞。
偏科偏的如此厉害,让北大文学院时任院长胡适伤透了脑筋。为将张充和录取,胡适费劲了口舌,最终力排众议录取了她。这件事,被广泛报道,称其为“北大新生中的女杰”。
张充和入学后,胡适专门找到她说:“你的算学不大好,要好好补!”当时考入文学院,就不用再学数学。因此,对胡适的话,张充和颇不以为然,心想:“都考进来了,还补个啥呀?院长线
在教授有钱穆、冯友兰、闻一多、刘文典等大家指导下,她受益良多,进步神速,书画诗词甚至昆曲,都独树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可惜的是,大三那年,张充和生了一场大病,只好,没能获得北大学位证。但即使如此,她的人生又上升了一个度。
抗战爆发后,张充和随姐夫沈从文一家迁居昆明,后来又转至重庆,整日与一群大学教授、作家、诗人泡在一起玩,办文化沙龙、作诗、唱曲、写字,倒也热闹非凡。
后来,沈从文举荐了张充和参与教育部《中学国文教科书》的编辑工作,令她的避难之旅过得相对充实安稳。
无论是在北大上学期间,还是避难昆明、重庆时,她的石榴裙下总是尾随着一批追求者。其中,最有名的一段故事,莫过于“卞张之恋”。
诗人卞之琳与张充和结识与北大,甫一见面,就对才女念念不忘,从而写下了那首知名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样一首充满着罗曼蒂克的诗句。
从此,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的绯闻,成了公开的秘密。他持之以恒地给张充和写信,苦心收集她的文字,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送到去出版,追求她长达十年之久。
然而,在张充和的印象里,卞之琳却只是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据她晚年回忆:“卞之琳很不开朗,甚至是孤僻的,性格,属于不能惹,一惹就不得了的类型”。
其实,张充和的爱情观很简单,她曾说:“我不爱金银珠宝,可是笔、砚都是最好的。”她不怕独处,不惧孤单,男人和爱情,遇到了令自己心动的有便有,没有便没有。
面对一大群诗人才子的追求,张充淡定自若,却也备受非议,数次被传与老师的绯闻,但她始终雍容、平和、,不带火气,也不裸露,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享受着独身的乐趣。
1948年3月,北大外教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到沈从文家做客,看似高大严肃的他与沈从文的两个孩子玩的不亦乐乎,让张充和十分惊奇。
“去沈从文家里几次后,沈从文就认为我对充和比对他更感兴趣……以后,我到他家,他就不再多同我谈话了,马上就叫充和,让我们单独在一起。”
1948年11月,35岁的张充和与32岁的傅汉思,在北平举行了婚礼。婚礼很简单,在北平解放的炮火声中,一共只有14个人参加。不久后,两人在上海搭上轮船前往美国。
在美国的后半生,张充和依然是“玩”,时而传授昆曲书法,时而养花种草,悬在显隐之间,保持着淡定与豁达,一直活到2015年,活了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