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几乎是每个人的学习生涯中都遇到过的一个大问题:我语文非常好,但数学连及格都达不到;我很喜欢英语,但是物理感觉学不懂;英语和语文很差;我各科成绩还不错,就感觉英语总拖后腿不能冲刺好名次......
他本来是想学历史的,但当时正值九一八事件,钱伟长一夜之间改变想法报考了物理,但因为当初只考了5分,所以大学物理系主任,对他提了要求,一年后须数理化达到70,果然,钱伟长达到了这个要求,而且从此理工研究之途,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
1)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存在着的7种智力,即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交往、自知。7种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
2)兴趣差异也是造成偏科主要原因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不喜欢、没感觉等将潜移默化中造成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上的差距,这种差距经时间放大,便逐步导致了偏科现象的发生。
有的同学非常喜欢某一位老师,同时也喜欢他的教学风格,上课的时候就认真,这一学科的成绩也自然很好;由于不喜欢某门课程的老师,不想听这位老师讲的课,甚至留作业也不想做。导致这门课的成绩上不去。
同样智商的学生,方法和教育上的差异可能导致的成绩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规避偏科现象的重要手段。不同学科,学习方法上存在的差异性,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知识板块,对人的智力因素、知识本身的特性等都要求我们学习方法上有所调整;新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的复习,方法要求也不同。
同时,家长面对孩子偏科问题,要给与孩子更多的学习关注,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贪多,积极帮助孩子纠正偏科现象。如果孩子哪门科目已经很差了,就不要和其他的同学比,教育孩子把自己当成下次超越的对象就可以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孩子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偏科往往是因为对该科目不感兴趣,因此,要从各个方面培养学习兴趣,如目标激发兴趣、成功激发兴趣等等。
学习不是给老师学的,更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喜欢他所教授的课。因为个人情绪而厌恶某一学科,甚至放弃学习,常愚蠢和不的行为;学会积极的和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接受老师的纠正和帮助。
对于不努力而导致的偏科,补缺自然也变得容易得多了。要想取得同样的进步,把时间花在平时不怎么花时间的差的学科上要比花在那些优秀学科上能取得更大的收获;所以,不妨算算这样一笔帐,把余下的时间多分配一些到那些弱科上!
凡是不擅长的学科,大都是不感兴趣的。可以制定相关学习时间表,学习时间最好由短到长。补缺计划中,最好从简单的习题入手,牢牢掌握课本上最基础的知识,在确保完全掌课本上最基础的知识后,再适当提高题目难度。
既然说到偏科,就必然有自己的强势学科。当纠偏效果不明显时,强化优势学科,就成为明智的选择。但这一定是要在纠正偏科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虽然发挥了强势学科的优势,但偏科严重还是会拖整个考试成绩的后腿!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之后,可以找一份试卷来,自己进行考试,考试的结果可以代表这段时间该科目的补习效果。如果考得不错,不仅成绩提高了,而且学习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同时此次考试结果,也可作为下一步学习计划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