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我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近日,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在网上热传。
“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我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近日,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在网上热传。这篇字字泣泪的作文,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新京报)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后,被网友称为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一日间,各网络平台接到的网友捐款即超过92万。一个多月前,记者范敏达曾深入大凉山,近距离接触了许多如苦依五木般的孩子,他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了“不幸中依然保持纯真、贫穷中依然渴望学习”的孩子群像。
今天,推荐一篇小学作文,一篇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文章的作者名叫苦依五木(笔名柳彝),一个来自大凉山的小学四年级彝族小姑娘。
四年前,苦依五木的父亲因病去世。而今,母亲也因疾病缠身离她而去,只剩下她与两个弟弟相依为命。她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功课,还要照顾同在宝石小学三年级和学前班的两个弟弟以及年迈的奶奶,还要喂猪种地以及干其它繁重的农活。虽然国家对每个孩子有600元的生活补助,但是他们依旧缺乏关爱。
“最悲伤作文”折射的是大凉山地区普遍贫穷最冰冷的剖面。相关数据表明,凉山州2300元以下贫困人口从2010年底的107.67万减少到2014年末的50.6万,这意味着,4年来,凉山贫困人口减少近半,逾57万人摘掉了“贫困帽”然而,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当下,“最悲伤作文”依然出了扶贫工作对个别个体救济的乏力,值得。
实施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情况也千差万别。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目标,聚焦包括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区”,突出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
上个月,凉山州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以县为单位分年度制定到村到户的扶贫脱贫计划,确保全州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左右。到2020年,实现50.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多渠道帮助到真正的贫困户,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所困所需,拓宽发展子,督促村干部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调动群众发展,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真正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最悲伤作文”给我们提出了警示,如何擦去大凉山悲伤的眼泪,如何摘去大凉山贫困的帽子,精准扶贫工作还需要集中力量打好这一场扶贫攻坚战。
据央视报道,昨晚,凉山州委宣传部发来《关于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该份报告共有5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从去年开始,把木苦依五木家的5个孤儿都纳入了孤儿专项基金中,对每个孤儿每个月都会发放678元的补助,加起来共有3390元,都由他们的奶奶来代领。此外,调查报告中还提出,网上作文产生的经过是,学生木苦依五木写了篇作文,然后支教老师任中昌看到后自己改写成了作文《泪》,然后叫木苦依五木照着他的手稿进行了原文抄写。
对此,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普雄镇宝石小学支教教师任中昌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应,班上的孩子都是讲彝语,汉语对他们来说是“外语”。他们的汉语讲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写成文字却是一塌糊涂,特别是作文的行文格式、标点运用上都不行,要他们把内心真实的感受准确表达出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任中昌说,在一节课上,他给孩子们讲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课文《小珊迪》。
《小珊迪》描述的同样是一个孤儿的故事。饥寒交迫的孤儿珊迪,在街上卖火柴,但是买火柴的人却没有零钱,小珊迪于是拿着整钱跑走。正当买火柴的人认定珊迪是个骗子的时候,珊迪的弟弟拿着零钱出现了。原来,珊迪因为换零钱,被马车撞倒,轧断了双腿,生命垂危。
任中昌说,在讲这篇课文时,他哭了,孩子们也哭了,大家都非常的,于是他就让学生们写篇作文,名字就叫《泪》,要求围绕着伤感来写。
在第一次看到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时,任中昌表示文章是写得一塌糊涂,但基本能看懂。于是,他就按照作文的要求,对木苦依五木的作文进行了重新整理。不过,任中昌强调,自己并没有对文章的字词语句进行过任何修改,所有的内容都是她的,自己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错别字,让孩子知道作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然后让木苦依五木照样抄写了一遍。
对于作文事实的真实性,任中昌表示,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自己对木苦依五木家中情况不常了解。
而针对有网友认为作文作假的说法,任中昌称,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有各种声音非常正常,毕竟网友并没有去过现场,对真实情况并不了解。
那天,妈妈倒了,看看妈妈很难受,我哭了。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吃了我做的饭,睡睡觉,就好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