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年来,几许惆怅,几朵风雨,几多离别都随着风儿、雪儿、雨儿渐渐飘走。然而在这其中经久不息、难以割舍的情怀总是在耳际回荡,那就是浓浓的乡情。
三十年过去了,离开家乡的游子,心中的待和依依挂念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的映入眼帘。回想儿时的美好时光,的的确确,童年是最最美好的。儿时的我们总是光着三三两两地穿梭在故乡家庭院落的深巷中,赤着脚来回奔跑,疯狂地进行着所谓的儿时的“游戏”。
年少的我们没有现在的孩子一样作业复杂,没有网络和电视萦绕。在那时只有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石仔,弹石头,下河摸鱼抓虾,其次就是到处奔跑,几乎跑遍了村庄的各个角落。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光着脚是如何承受的,简直是不可思议。
印象深刻的是在一起找皂角树的果实吃,有时候为了摘它,我们几乎都有过挨扎的滋味。
另外,几个小朋友一起简单搞一个野炊也是相当不错的。农忙时节,小小的我们忙乱着我们的最爱:找个地方挖好小沟,进行野炊。记忆中,当时我们的分工相当明确:男的挖沟、找地瓜,女的捡柴,忙乱大约二十分钟,开始烤地瓜,烤得快好了还用土再埋上个五六分钟。仔细回想起来,等候的间隙,至今还流口水。最后的结局是:年龄稍大一点儿的掌握着全局,年龄小的说了不算,耐心地等,等到最后分烤好了的地瓜。掌管分配的真是不容易:先每人一个,找好大小,然后搞平均,最后是全体一起检查,全部无之后就是享受。
留在记忆深处的乡情恐怕是在夏天,年少的我们,几乎天天泡在池塘中,那时的池塘,水清澈见底,在水中嬉戏的我们全然忘记了一切,有时候中午饭时都忘了回家,有时候天已晚都不回家,非等着家人找来才罢。在炎炎的夏日粘知了,那是最最有趣的了,有时候一天能粘二百多个,脖子伸得长长的,非得等到眼花缭乱了才回家。
儿时的故乡的美好都深深地印记在了我的脑海中了,每每黄昏时望着村落中泥土矮墙后的袅袅炊烟,闻着阵阵的麦子香味,中间夹杂着诱人的地瓜香味,这时候再伴随着伙伴的妈妈们忙乱而着急的喊声——该是到了贪玩的小子回家吃晚饭的时候了。
乡情,是我记忆深处永远的港湾。有时候,乡情是一个,有时候,乡情是一种,有时候,乡情是一种操守。留守温馨的港湾,回眸流逝的岁月,乡情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
再一次回眸故乡,虽然儿时的记忆与现在的村庄相差甚远,高楼大厦,现代社区换来的是乡村的文明,可是难以割舍的却是永久的乡情。故乡的山水依旧,人情依旧,炊烟依旧,人流依旧,我对家乡的依恋永久不变。
留守记忆深处的港湾,让不变的乡情陪伴我一生一世!……
□ 耿寿礼
来源:琅琊新闻网-沂蒙晚报编辑: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