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商报刊发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小学生的作文套:开头动不动就“在我的一生当中”;几个“高频词汇”不分时段和场合地出现,比如“眼眶湿漉漉”“眼睛红彤彤”;10多个孩子同时看到小男孩“让座”;总有小卖部老板站了几天退顾客钱。
笔者也见识过类似的套。前不久,参加了某地一个小学生比赛。有意思的是,其中五六个同学的稿几乎一字不差,百分之九十的重复率——很显然,这五六个同学的稿不是自己写的,而是从网上下载的。更有意思的,其中两个同学居然获了。当时,我大惑不解,比赛规则明确要求“内容要切合主题,联系实际”,评委为何对没有“联系实际”的两个同学网开一面呢?
学生,他人的稿,即使时声情并茂,也不是真情实感。评委应理直气壮地予以否定,至少不应给高分。只有这样,学生以后才会写自己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后来想明白,评委给高分,是习惯使然,因为评委都是语文老师。学生写作套多,不是学生的错,而是作文评价惹的祸。
一开始写作文时文不通字不顺,甚至“”,都可以理解,这是作文的必然途径。然而,学生自己写的作文,由于有些稚嫩,往往不受老师待见,甚至被当作“教材”予以。于是,有的学生为了写出老师满意的作文,东拼西凑,甚至原文照抄,结果东拼西凑或抄袭的作文却能得到老师的好评。长此以往,学生掌握了老师评价作文的套:只看内容,不管来。
很多时候,小孩子在作文里说大人话,甚至比大人还站得高,看得远,这明显与孩子的认识不相符,有抄袭或他人的痕迹,却被老师肯定。之所以如此,不是老师孤陋寡闻,见识少,辨别能力差,没有发现,而是老师也有苦衷,不得不默许甚至学生抄袭。因为语文考试中,作文评价的套也是“只看内容,不管来”。所以,有老师在考试前,总要求学生不同主题的文章,以便考试时“对号入座”。
即使高考也不例外。去年高考阅卷结束后,有老师发文称,引用错误在高考作文中并不少见,“故意假名句”的情况也不鲜见,比如在《用鼓励解开苛求之锁》一文中,考生写:“王国维说,‘教育需要正确的方式,方式不同,会造就不同学生的命运。’”另外一篇《莫盲求分数,看教育实效》中说:“培根说过,‘我们的教育是鼓励的教育,而不是只注重分数的教育。’”很显然,王国维不会这个口吻育,而培根也不会用这种方式谈分数。结果,故意的“假名句”逃过了阅卷老师的法眼,并成为作文得高分的加分项。
其实,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应是作文评价的底线要求。如果不是学生自己写的,即使文质兼美,也应给0分。
(作者罗义安,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104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