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主任袁媛是“时间银行”的和发起者。从2016年3月正式启动至今,该社区已有1212人持有时间银行的“存折”——“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手册”。银行一本专门的“财务”台账上,一笔笔时间数据则演绎了一个个爱心故事……
家兴里小区是2015年成立的新社区,居住了来自全镇七、八个村4200多户还迁居民。从农民变成居民,怎么样提升住户的志愿服务意识,怎么样让居民熟络起来,成为了袁媛和同事们的心头大事。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整个社区只有十几个人参加了志愿服务队,不仅人数少,服务内容也仅限于发放、清理小区卫生等简单的形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队质量,社区与天津理工大学取得联系,100余名大学生加入了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志愿服务还是无法在居民中热闹地开展起来。
2016年年初,袁媛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了许多地方志愿服务的先进模式,结合小区实际,袁媛和同事们于同年3月办起了“时间银行”。他们给每一位社区注册志愿者都发放了“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手册”,清楚地记录志愿者每次志愿服务的时间、地点、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长,志愿者们可以把自己服务他人的时间存储起来,等到需要时在积累的志愿服务时数内优先得到志愿服务。通过“时间银行”,志愿者可“存取”文化教育、卫生服务、健康查体、文化文艺、敬老助残等16项志愿服务。除兑换服务外,志愿者还可在社区“时间银行”里兑换纸巾、洗发水、消毒液、牙刷等生活用品。
“建立‘时间银行’的目的之一是更直接体现有好报,以此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袁媛如是说。为了让志愿服务更人性化。社区实行了以“备菜”“点菜”“送菜”“评菜”四步为主的“菜单式”志愿服务:“备菜”就是社区8支不同种类服务队开展的志愿服务内容,“点菜”则是需要帮助的人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同时提出自己的要求,“送菜”就是开展帮扶,“评菜”是在志愿服务回访中对志愿者进行打分。
居民徐秀琴是最早在“时间银行”注册的社区志愿者,环保、文艺宣传、敬老助残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中总能见到她的身影。从去年3月以来,她已经积累了90多个小时的服务时长。作为“时间银行”的“大富翁”,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同时,她也利用这些“财富”解决了令自己头疼的问题。“家里老人喜欢听上的老故事,但我眼睛老花,读报很费劲。而且,我从事的是服务工作,节假日正是我工作最忙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时间陪老人。自从有了时间银行,我就每个周末买好,等志愿者来家里读给老人听。他们耐心地读报和陪伴是在帮着我们尽孝心啊。”徐阿姨笑着说。
“在不少人看来‘无功不受禄’,对于他人的免费帮助,不少人往往‘不好意思’接受;而先付出后有回报,会让人更‘心安理得’。”袁媛说。
“我虽然是失独老人,但生活在人人充满爱心的社区里,我没有孤独感。”志愿者中年纪最大的退休教师王大爷如是说。去年,他和老伴唯一的儿子由于突发疾病去世了。为此,儿媳妇一病不起。孙子为了陪母亲看病方便,便搬到了市区居住。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伴儿每天以泪洗面,王大爷也唉声叹气,以往热热闹闹的家变得冷冷清清。平时,老伴儿和他也会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与同龄人交流互动,可一到周末,看着别人家欢声笑语,老友们享受天伦之乐,他和老伴儿心里就空荡荡的。
针对失独家庭,在传统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往往就是在节假日期间送慰问品,然而王老师和老伴儿家庭条件小康,急需的并不是物质用品。王老师利用自己在“时间银行“存储的40余小时的服务时间,兑换了每周两小时的聊天服务。如今,一到周末,王老师老两口就和大学生志愿者在家中一起聊天、打扫卫生、吃团圆饭。王老师和老伴儿亲切地称志愿者为“孩子”,“时间银行”让老人和志愿者成了一家人。
袁媛告诉记者,“时间银行”不仅调动社区里的老人,更让年轻人活动起来。兑换物品和励机制,吸引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开展,实现“双赢”。
社区与创意空间培训机构合作,开办了暑期作文班。小学三年级学生张杨的母亲,用十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为孩子兑换了作文班课程。通过系统地培训,张杨的作文成绩由原来的班级倒数,一跃成为班级的前几名,几篇作文曾多次拿到区里、市里参加比赛。
如今,张杨也注册了自己的时间银行,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在社区图书馆协助管理员摆放图书。每次几小时的义务服务,使他积累了不少时间。他告诉记者,今年的母亲节到来之前,他争取做足20个小时,为妈妈兑换两瓶洗发水。礼轻情意重,玉米地的大嫂洗发水的价格虽然不高,但是用自己劳动换来的礼物就分外值得纪念。袁媛说,社区“时间银行”里的生活用品,会根据住户的需求不断地变换。除了体重秤、纸巾、洗护用品等热门的兑换商品,同时也增加了米面粮油等食品,每季度进行一次兑换。
除此之外,家兴里社区先后与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签订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协议,成为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家兴里社区可为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按照其志愿服务累计时长开具相应的社会实践证明。
据统计,“时间银行”已拥有志愿者1212人,开展慰老助老、整治、扶贫助困、法制宣传、文明等志愿服务活动90余次,服务群众近5000人次。志愿者累计存储时间最长达96小时。在实物兑换中,已有80余人达到了兑换标准,并实现了兑换。
目前,社区开通了“时间银行”的电子账户,志愿者可以通过打卡的形式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或者发布需要帮助的信息。同时,随着“时间银行”制度不断完善,也将会为志愿者开通提前透支、共同兑换支付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