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18年中考首科语文考试一结束,省中考作文题《充电》就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题目有何特点?该从什么角度立意?怎么写才能得高分?泉州晚报特邀请我市一线教师进行分析解读。
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就曾经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电一次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能量。”
今年福建省中考作文延续了去年省中考作文的命题思,依然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呈现,这样的方式为考生所熟悉,考生在审题上没有难度。题目的核心信息是“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命题者意图应该是希望借中考的风向标,引导师生树立适应时代进步要求的新。
作文题《充电》是有比喻义的,指在学习、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或丰富知识的过程。谁需要“充电”?不言而喻,当然是每个人都需要。关键是“怎么充”?用什么形式“充”?“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提示了四个作文的题材方向。考生可以写学习一种技艺,可以写个人品行的过程,也可以写阅读,还可以从实践增长见识来写,当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写,所以考生拿到这个作文题目以后不会慌,林雪 普通话有生活,有体验,有话可说。
考生要注意的是,“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能量”这句提示语是极其关键的一句话,暗示考生不能仅仅写一次“充电”的过程,要由写一次引申到“不间断、持续”的多次,达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效果。
当然,这个题目要写好,也不容易。初中生更习惯更擅长写“情”,亲情、友情、师生情信手拈来下笔成文,写这种性的文章会显得生疏些。很可能会出现很多作文在题材上高度类似,或者把这个题目写得太实了,只叙写某件事情,而没能做到由点到线,一次到持续的多次,也未能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如果再缺乏真情实感以及画面感强的细节描写,拿高分就难。
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抓住关键,确立主旨。材料暗示了“终身学习”这一主旨核心词,由此再生发侧重点不同的立意。其次题材要精挑细选,力求内容与众不同。最后选择合适文体。写记叙文,可在情节上多一些悬念,多一点波澜,力求情节一波三折;可在人物刻画上出彩,多一些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让人物自身说话;写议论文,可采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思,举例道理对比论证方法相结合,道理事实论据要丰富、有时代气息。
2018年的中考作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对近些年来中考作文的沿袭。从形式上来说,依然沿用了“材料+命题”的形式,即:“材料”是有效的提示和限定,“命题”是文章的核心内容。这一形式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拓展了思维,又不至于导致思维的漫际,有效地降低了作文离题的风险。从内容上来说,本次的作文题目依然属于类试题,即:在写作时需要作者有两次,不仅要理解关键词的本义,更要将此内涵扩展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选择自己熟悉的场景和事件,挖掘其深刻内蕴,通过抒情或议论来深化文章的主旨。
根据引导语,很容易理解文题的含义。“充电”,让我们一下子就联想到学习、等生活实际。“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即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等,既可以是系统的正规的课程学习,也可以是生活处处有学问;既可以是向他人学习,也可以是品行的但学习的过程以及意义,无疑是本文的重点。
对于这个有点“新瓶装旧酒”的作文题目,记叙文写起来比较顺手。成长中一种技艺的学习、一种品行养成的经历、一种能量的汲取借此经历,我们领了终身学习的重要及意义,都是符合题意的素材。所以,写作空间是较大的。
相较于记叙文,议论文应该更有优势。但想要拿高分,一定要在写作思、论证的层次等方面下功夫。比如,围绕着“学习之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如果只是举例并论述学习的利与不学习的弊,则未免过于简单肤浅,议论缺乏层次感。反之,若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如:学习有益于生命从简单丰盈,继而分析学习怎样丰富了人生,最后探讨如何有效学习,那么观点就会有层次性,逻辑也较为严密。同时,也可以在“学习”二字上多琢磨,在学习中取长补短,在学习中发现,在学习中认知世界可以成为本文的分论点,从而也使得文章具有层次感。
当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方法开展论证,则是锦上添花,论证也就更充分,力也就更强了。(记者 曾聪虹)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