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初中作文> 文章内容

浅谈对初中数学教材的整合与运用

※发布时间:2017-8-17 21:18:0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对教材使用新的第一条是对教材的认识。过去认为教材是教育教学的法规,新的教学已不再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此外,某教材适应一个地区,也不一定是每个单元都适应,教材内容对学生不合适时,新的教学认为教师应该采用删减、替代、补充、改编等方法,要考虑学习者的情况,而不是教材怎样编,就怎样教。课改以来,大多数教师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能够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首先,把材的内容“校本化”目前同一版本教材的使用范围是全国各地的许多实验区,而实际上每个省市、每个地区、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又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充当教材的“复印者”,必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课标的框架内创造性地使用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重组、优化。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一节《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本节课引例就是一道实验题,对于原本基础就很差的学生,又没有实验操作,仅凭理论上的理解,学生对于实验原理,数据的收集、关系很难理解,因此在上这节课时我结合学生实际把它改编成买作业本的个数,作业本的单价,你所付的钱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常量的理解更容易了。

  其次,把材的教学“连贯化”跨学科的综合题中,与物理相结合得最多,另外与化学、地理、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综合题也时常出现。多数跨学科试题中,所用的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很少或者是最基本的。解题时,主要是运用相关学科中的基本公式或原理分析各种现象。

  例如:在教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绝对值》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1)从我校走3公里到某车站可记作:+3公里,那么从该车站走3公里到我校要记作( ) 公里(-3公里)。(2)从我校雇乘摩托车到车站需2元,可记作:+2元,那么从车站雇乘摩托车所需的2元,要记作( )(让学生讨论)。

  教师最后点拨:第(1)题的正、负号是区分走的方向不同,第(2)题如果也用正负号来区分的线元给乘客了,现实生活中有这回事吗?没有,所以第(2)题的两个2元都是用“2元”来表示,这“2元”的“2”就是今天所要学习的新概念“绝对值”,……。生活中的“绝对值”与数学中的“绝对值”挂钩。把材的教学“特色化”教师手中的课标、教材、学生犹如厨师的青菜、萝卜、佐料,一道上等菜肴需要厨师用精湛的手艺来烹饪,不同的厨师烹调出不同的色香味,同理,一节有品位的好课就要依靠教师高超的教学“手艺”来创造自己的特色。

  材的教学,师生双边都是具有积极思维的生命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影响材教学过程有诸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把备课等同于千篇一律的教案,而要以学生为主体,备学生,对材的处理要讲究“艺术性”,凸现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要做到“心中有方法,手中有特色”。因为课堂是师生活动的舞台,教师要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让课堂,让课堂“活”起来。但怎样做才“活而有序”、“活而有效”,如何巧妙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什么时候让学生讨论、探索,要多长时间,探索什么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创造特色的学问,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驾御课堂的能力和艺术,如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富有亲和力、力等等。课程空前地赋予了教师更新更深的“内涵”。教师要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特色”,就一定能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这就是近期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得到的一点,就是教学的改变和更新。以往的我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以中考为本,目标明确,所有工作都为中考而服务,不仅自己被中考着,也使学生们受缚于中考之下,进而压抑了个性,磨灭了创造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现在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历史知识结构的简洁化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划定学科边界,上出数学课的原滋原味。

  推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