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嘉定区人民承办的首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上海嘉定隆重举行。可容纳4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偌大的会场后面还站满了认真听会的观众。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和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女士分别在大会上致辞。此外,英国智能网联汽车中心首席执行官Iain Forbes,美国智能网联车辆协会会长Scott McCormick,德勤出行全球负责人Andrey Berdichevskiy等重磅国际专家也莅临会场,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未来智能出行的饕餮盛宴。
与会各方达成共识,联合发布《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海宣言》,共同致力于推动汽车产业向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建设智慧、低碳、高效、舒适、便捷的智能网联出行体系
笔者在会议间隙,采访了Scott McCormick和Andrey Berdichevskiy这两位外籍专家,就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问题与他们进行了简短交流。作为海外专家,他们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人才分享的真知灼见,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美国智能网联车辆协会会长Scott McCormick:美国有较多的AI人才,懂汽车的AI人才同样匮乏
A: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有66家人工智能的企业是针对汽车行业量身订制技术开发。相对而言,美国的AI人才的总量比中国要大,但是在汽车领域工作的AI人才总量是10万人。
Q:目前,我们了解到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美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是否可以满足行业的发展?
A:其实,我们和中国面临的困境一样,都觉得这方面的人才不够。因为从事AI的研究人员,他们不具备汽车方面的知识,懂AI又懂汽车的人才在市场上还常缺乏,我们也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人才。
A:你可能也知道,在美国有不少中国的IT公司,诸如百度和阿里巴巴,他们在美国招募了很多优秀的科学家,给予了他们很可观的薪水和巨大的个人发展空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加入中国公司。
A:中国未来的出行方式具有独特性,中国有强有力的政策驱动,中国的消费者群体也有其独特之处,这些都是中国独特的优势。另外,中国的交通拥堵状况、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这些都和全球其他国家的状况有所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消费者对共享出行和自动驾驶的接受度较高,这些都可以促进整个产业快速向前发展。
A:就我了解的情况,中国的IT产业非常发达,在无人驾驶领域,你们有百度这样伟大的企业;在通信领域,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企业。而且这些国际性企业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人才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于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都常大的优势。
A:中国在出行方式的创新上,接下来5到10年将会给业内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一领域的创新,甚至会超过未来的硅谷在这一领域的创新。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创新迭起,你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数据量,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还有你们雄厚的资本实力,这些都会逐渐吸引人才向中国聚集。
Q:最近,我们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方面的调研,我们觉得中国在这个领域内,不管是存量人才还是增量人才,都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您觉得有没有什么好的?
A:其实,我们国外也缺乏某些领域的专业人才,中国有强大的财政实力,你们可能需要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加大投入的力度,只需要多一点点百分比的精准投入,很快就会产生很大的效应。
首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已经结束,它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智能网联汽车的最新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以及最新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一系列的研究。同时,也为我们在人才方面留下了很多值得思索的话题:
智创未来,人才引领!从与两位外籍专家的对话中,我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在中国的“虹吸效应”已初现端倪。当下,中国汽车产业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确立新的,成就新的作为,永不懈怠,保持奋斗者一往无前的奋斗姿势。我相信,中国一定可以用新的辉煌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