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增泉散文与随笔》四卷本是一个具有鲜明内核的有机整体。它绕不过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军人与战争。它们是朱增泉文学大厦的地基。
《朱增泉散文与随笔》四卷本是一个具有鲜明内核的有机整体。它绕不过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军人与战争。它们是朱增泉文学大厦的地基。
朱增泉是有诗心的军人,他的眸光永远凝向一处具有高度风格化的土壤,他的作品烙下深刻的生命体验。他的每一种思索都如同涓涓细流,汇往同一个方向,最终并入同一条大江。这江水里流淌着蓬勃的生机和不变的军魂,使得它愈发开阔而奔腾不息。
皇皇五卷本《战争史笔记》之后,时隔7年,朱增泉又推出了四卷本散文与随笔,分为历史卷、战争卷、人物卷和游记卷,合起来达百万言。拿到书,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这真是一位擅长重拳出击的将军,一位长期精于思考而不怠的智者。
若要追溯起来,《朱增泉散文与随笔》中的许多篇目是分散发表过的,如今重新汇编,是朱增泉近20年来发表过的散文、随笔的结晶。其中历史散文和人物散文是作家沉淀十几年来的积累,可比作是马拉松前的热身准备,它们的出现很好地解释为何后来者——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战争史笔记》能够有手纳史诗般的从容。
此次出版的四卷本作为一个整体,彼此之间有所关联,历历毕现地出作家的题材定位与行文选择。作品是最诚实的客观存在,阅读者只要肯细细搜寻,总能捕捉到作品之间的某些联系,这些联系解释了不同的创作题材间是如何相互扩展又彼此共融,共同构成一个写作者的创作全貌。
通过这种搜寻,我发觉,这四卷本集子,其实可以视作一本,或者说是一个具有鲜明内核的有机整体。它绕不过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军人与战争。它们是朱增泉文学大厦的地基。
军人是朱增泉文学创作的基础,可以说,一切和层面有关的产物都是在发现人、表现人、解释人,文学更是如此。这位最初从猫耳洞里经过战争淬火成长起来的诗人,曾在战地办诗报、开诗会,他见过刚刚萌发诗情、留下简短诗句便了的年轻战士,震撼之余,他自己则写下“战争,是思索的引信;思索,是诗情燃烧的火种”的诗句。他在最动荡的中把对文学的痴恋投放到身边的人,士兵、军嫂、诗人。他们既是他的表现对象,又是与他同生共死的战友,与其说朱增泉在用笔刻画这一个特殊群体的风貌,不如说他和他们在那场南疆战役同用生命作赌注,演绎出一个个真实篇章。而战争像是一剂强力催化剂,让作家在短时间内意外窥见了生与死的秘密,让他的诗情文思得以如火山般迸发。于是,人物卷中的开篇《一位烈士和他的妻子》,就有着来自猫耳洞的强烈气息,讲一位名叫朱厚良的优秀军人在前沿阵地的。他后,他的妻子忍痛写下“我们选择了祖国,为了和平的太阳永不落”这样深沉、壮美而动人的句子。这对夫妻深深打动了作家,我想,以这样一篇文章作为一本集子的开篇,是朱增泉悉心选择过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