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安福县城往东门火车站方向,过铁约3千米,有山曰黄牛岭,山上有塔。再从山脚一条僻静的小往南1千米,有个小村庄,叫蜜湖。蜜湖隐于偏僻的丘陵盆地间,村前有湖一口,面积10余亩。湖内有喷泉数条,泉水从石岩裂隙里喷涌而出,泉水清洌甘甜如蜜,故名蜜湖。
蜜湖村口有座砖混结构的高大建筑,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署名“蜜湖周氏祠”。这里是安福及周边县市周氏的发祥地,是许多周氏子孙共同瞻仰的风水宝地,每年来这里寻根问祖的外地周氏亲不计其数。祠右侧旁池塘岸边,远望有一排古樟,共有4棵,樟树粗细匀称,紧紧相依。若就近沿池塘岸基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一排樟树其实就是一株,只是从基部分枝而已,真可谓“独木成林”。它们的共同树蔸,组成一条近10米长塘岸,是“樟乡安福”难得一见的樟树奇观。
世界末日最新消息
与蜜湖周氏村子相邻,不足百米,蜜湖的另一个小村庄叫“藤叽下”,地势更为平坦,古樟掩映古村,古村古朴,青砖碧瓦房成排成行。 村庄不大,名气不小。最早由刘氏开基,是安福县较早且影响较大的刘姓支系。唐肃宝应年间,刘像任安福县令,因爱县东蜜湖的山水佳胜,任职期满后,择居蜜湖。其后,子孙繁衍,远播江浙、湖广。唐之后,历代都有文人墨客关注蜜湖,咏诵蜜湖的文章、诗词不胜枚举,如宋杨万里有咏蜜湖诗句“未思异乡作异客,蜜湖相望人云苍”;苏东坡有“楚水他乡客,蜜湖旧墓田”,均是咏蜜湖的佳句。、刘霖、刘隆瑞、刘孔当等都是蜜湖走出的名人。刘像为安福县令期间,为安福作出过重要贡献,至今,安福文庙仍保留着刘像的塑像,供世代安福人祭祀、瞻仰。
蜜湖从前能吸引远道而来的为官者驻足,立籍、隐居,能引来如此众多的文人墨客的题吟、抒怀,离不开“五马回朝”的山川雄胜,更离不开湖水如蜜的生态。如今,蜜湖水面积在不断缩小,水质也没有从前那么甘甜了;那独木成林的古樟,也出现了许多枯枝,塘岸边堆放的杂物对樟树的生长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好祖留下的那份宝贵的生态遗产,是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当务之急,也是发展旅游事业有待解决的急迫问题。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让我们,更让子孙后代享用老祖留下的那份宝贵生态遗产,总之,让梦想化作我们的实际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