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

培养高中学生从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有序训练

※发布时间:2018-8-26 4:35:2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摘要:高考作文中,议论文写作一直是考生的一点,议论文的写法大多单调而乏味。追根溯源恐怕为时已晚,教学中由来已久的轻视、误读是最显性的一大的病根,通过对以往高考议论文高分作文的仔细勘阅,我们发现这些议论文类型中的高分作文,有着一个共性的特征:对课文素材的利用、挖掘比较到位。学生如果能充分开发利用课本,挖掘和积累其中的写作素材,将所掌握的写作技巧同写作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写作能力。笔者有鉴于此探寻如何将语文教材中的相关素材灵活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

  议论文写作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的提炼非常重要,一个有力、新颖的论点会让文章增色不少,论证的手段虽然种类繁多,概括来看大抵分为以下几类,举事例、用对比、列道理等,核心要素就是论据,如何围绕论据进行论证是本文探讨的重点,而重心将立足语文教材,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而言,熟练运用课文素材的意识和能力应当着力培养。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面对这样的题目,认真研读材料,准确把握其寓意,无疑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那么,这个故事包含哪些侧面(或者说角度)呢?其中的老鹰,未必是值得深究的对象;关键在于材料末尾牧羊人和孩子的两句话。牧羊人称乌鸦为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显然是在它不自量力、好高骛远、东施效颦,由此生发开来,选择找准自身定位自然是符合题意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河南当年语文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文章的开头这样写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短歌行》中的诗句。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身的,找准自己的,找到自己的归附。,一开始便巧用高一语文教材中曹操的《短歌行》,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找准自身,整个文章经由此而展开,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显得非常的自然而不造作,比较某些议论文写作中出现的大篇幅的空洞议论要灵巧很多,在根据文题自然联想到找准自身定位这一论点后,熟背古诗词的作用发挥出来,妙笔生花,借名家诗句为自己文章增色的目的便达到了,这篇高考作文显然成为活学活用中学语文素材的典范。

  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是心灵的选择,文题的思很开阔,但落脚点必须在于心灵,仅仅于文章的题目大谈选择,最后再生硬的套上心灵一词是大多数考生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最容易去构思的写作思,这样去落笔显然会落入俗套,《霸王泪》是当年语文高考的一篇高分作文,探讨心灵的选择,在选用论据的过程中,是简单的堆砌道理去,还是选用一个个体,去剖析他生命瞬间所做出的不一般的选择,答案显然是后者,《霸王泪》这篇高考作文能够在的时间内,选用项羽这一性格较为丰满、充满争议、又很具悲情的历史人物首先便是一种聪明的选择,文章着力于细节刻画,通过语文教材《鸿门宴》有关于乌江自刎的课外展开的另类解读,是于同刘邦争夺天下,渡过乌江卷土重来,还是为虞姬逝去、将士相继死亡而殉命,是乌江边上楚霸王作出的人生最后一次选择,选择前者或许国家因为自身的存在,仍然难以安宁,付出的仍然是千千万万的血肉,选择后者,将天下让于刘邦,为爱情与友谊,不能说后者的选择更具悲情,也使得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形象更加深入,故而《霸王泪》的成功得益于化用语文素材,深度挖掘语文素材。

  好的语文素材需要的是善于发现,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借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素材,另一方面需有意识地培养其嫁接语文素材的力,如何将语文课文中,原本平淡的广为人知的材料,综合写进你的作文,成为信手拈来的素材,基础在于积累,重点在于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精炼素材的能力成为高考议论文得分高下的关键,或可说是分水岭。文章开头说到的议论文论证的几大基本方法,举事例、用对比、列道理,三者对于考生的能力要求最高的是,有趣的是,学生往往还倾向于长篇议论,显然不是其能力有多高,浅显的道理说起来容易,但阅卷老师更希望看到的是具有思辨性质的深刻道理,这并非一个高中生能够做到的,比较而言,对于行文能力要求最低的恰恰是举事例,形象生动,化用的好,意在言外的境界倒是容易做到的,从这一点出发也能看出活学活用语文素材的重要性。

  05年的语文高考,满分作文《说安》,文章的论点为心安者,成万事,围绕这一论点,作者纵横古今,博览中外,在论据的选择上,适度选用了李白、苏轼、史铁生、霍金等人的事例,这些素材基本都选自语文课文中,譬如说到李白,作者选取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写出了李白的旷达,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勾勒出苏轼的心安自在;2004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线字的文章。满分作为《稳重求胜》,考生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围绕中心论点,选取论据所涉及的素材,均采自高中语文课本。文中提到的人物如、刘备、孔明、班超、林则徐、秦始皇、楚霸王等,均为人所熟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古典诗文如《出塞》、《过秦论》、《阿房宫赋》及名人如孟子、孔明等的名句信手拈来,并且运用得十分熨帖。

  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均与素材的选取关联密切,论点要新颖,除了惯常使用的开门见山等手法,巧妙地引用名言警句更能抓住阅读者的兴趣;论据要着力深挖素材内涵,同样的故事背景、同样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如果你想别开一面就要多角度去挖掘,诚如上述说到的项羽,项羽乌江自刎这一段历史情节,在高中语文教材的课外拓展中肯定是讲过的,在《心灵的选择》那一篇高考优秀作文里,考生大胆借此剖析项羽内心世界,化用成血肉丰满的一曲悲歌,比及枯燥无味的长篇议论,优劣高低自然显见;论证更需要综合运用各类素材,但最容易为广大学子忽视的恰恰是语文课文中丰富的素材,言简意远的古文是学生掌握素材必须要有的过程,现代抒情、散文等,同样存在巨大地利用空间。

  通过平时作文命题中的引导,学生逐渐体验到写作议论文并不是一件难事,懂得运用材料去构思论点,证明论点,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精选课本中的素材编纂从自身所需要的材料,同时,因为写作次数的受限、高一学生的写作能力、对课文素材理解力度等,课文素材在议论文中的运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着一定的问题:

  同学们在学习完《苏武传》之后,感受多比较热烈,尤其是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价值认识,存在多种观点,部分同学认为苏武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历史价值,19年的时间中,他都是在湮湮不名中度过的,最后的回归也只是出于巧合,他这样做并不很值得,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苏武是愚忠、愚孝,更多的同学则是赞成的,理解的,并能从多个方面解读苏武的历史价值,有从坚强、挫折角度解读苏武、有从自尊、忠诚角度解读苏武、有从奋发有为角度解读、有从、角度解读苏武等,发现同学们就这一块很有兴趣,据此给出了一篇话题作文:试结合《苏武传》等相关材料,围绕价值这一中心论点,写作一篇议论文。但就从具体的写成效果来看,部分同学完全堆砌材料,几乎相当于翻译了一篇《苏武传》,最后生硬的套上某一类价值观念,结束全篇,诸如有一篇这样写道:

  《苏武传》主要记叙汉代外交史臣苏武受汉武帝刘彻派遣出使西域,正值汉朝与匈奴结好时期,苏武受命将以往被扣汉朝的匈奴使者送回匈奴,但其正在进行任务时被匈奴意外,其匈奴单于喜爱他的才能,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法将其,并让与其曾经有过交往的李陵来劝降,李陵对他说:你的母亲死了,妻子也改嫁了,就连你的儿子现在也找不到了,你还怎么回去,而且现在汉武帝也老了,政令摇摆不定,你就算回去,也无法大展鸿图,苏武丝毫不,一定要回家去,就这样苏武在匈奴放牧睡觉,也时刻握住汉朝的襟节,时间过去了十几年,等到昭帝即位想起了他,将他从匈奴要了回来……

  的写作并不能叫灵活运用素材,这样的写作只能叫堆砌,这样的作品当然打动不了,选用素材不能、也不宜成为写作的重心,素材是为论点服务,是为了更好地证明所选取的论点,故上述引用素材并不。

  同学们对课本素材的关注度越高,旧材料结合新的论点是一个突破,问题在于张冠李戴、东挪西魏优旃凑、强制嫁接等现象增多了,譬如《包身工》一文,作者通过大量白描的叙事手法揭露包身工的生活,痛苦的境遇和悲场命运,给我们深深震撼。展开思维导图:何以夏衍能够如此深刻的形象刻画出那个时代有着这样一批悲惨的人类?夏衍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多次冲破日本管警、、工头的进入包身工工作车间;为了了解包身工下下班的情况,足足做子两个多月的夜工,仅仅从写作背景这一方面,就可以凝练出诸多议论文写作话题,诸如社会责任感、的力量、等,但有些同学在谈个人奋斗的习作中,引用包身工的悲惨经历只为了说明,这批不幸的劳动者没有个人理想、没有上进心,显然是误读了材料,过分嫁接了文章内容,又如诗经中引入中学教材的名篇《采薇》,作为一篇描写戍边的作品,通过细致刻画个体的从军感受,表现出的是一群戍卒群体的浓烈思乡情怀。可供写作的话题诸如责任、思念、战争之殇等,但有些学子以信任为话题,引用《采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出的竟是戍卒战士最终厌倦了战争,失去了对阶级的信任,从而回归故土等等,显然属于对课本素材的过度解读。上述引用素材适当的现象不能轻率的予以全部否定,尽管引用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从另一个方面也在说明学生运用课文素材的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有意识的联系论点去寻找课文素材。

  总结上述两个部分的论述,我们看到,高考中出现的优秀议论文,同课文的素材的恰当引用、化用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种种联系,我们只有在正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去学着化用课文素材,另一方面,在学生逐渐有意识的引用课文素材的基础上,对出现的典型问题,我们也有必要予以修正,结合这两个方面,笔者谈谈引用课文素材的几个重要的着眼方面。

  以挫折为论点的习作中,有学生这样写道……珍惜挫折,要有苏轼的心态。他一身才气,笑傲江湖,受宠无尽,一桩诗案,令他颠沛,远离。试想,受尽委屈,亲人分离,何人不惧?而他,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修苏堤,迎龙永,终会再被重用,为后世所熟知。他挥动如椽之笔,如同儿戏一般看待眼前的挫折逆境。于是,便有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名言……,该文中,学生在谈及挫折时,有效联系大文学家苏轼面临人生困境的所作所为,高度概括了苏轼的生平,并巧妙引用了与论点挫折联系密切的词句,至少在这一片段中做到了论点与引用素材的高度统一,给人的感觉即常的信服。

  以规则为话题作文的训练中,有这样的习作片段:规则面前,坚守本心。中国古代流传着一个叫苏武牧羊的历史事件。当时中原与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汉帝为表示友好,派苏武出使匈奴……用在苏武身上任何的劝降都没用,只因心中坚守对国家的责任,流放西伯利亚去牧羊成了他最后的处罚……,作文的论点是规则,也有效化用课文《苏武牧羊》的相关素材,但是纵观该片段,作者从规则谈开,最终的落脚点却是责任,很显然论点与素材的引用,产生了一定的思维间隙,使得素材与论点的联系变的游离且混乱,作为阅读者,很难从该片段中,产生任何同规则相关联的共鸣,该生的问题即在于论点同素材相分离,起不到任何佐证的效果。

  一般议论文给出的都是一个较为鲜明的论点,摆在学生眼前的难题就在于怎样将确定好的素材,以清晰的逻辑链条展开出去,这涉及到议论文写作的行文流畅性。试举两例,一篇论述时间重要性的议论文,有这样的一段:时间在转瞬即逝间流去,珍惜时间,众所周知,鲁迅极为珍惜时间,他把别人喝咖啡,闲聊的时间都用来读书,用来学习,连如此的休息时间都被他抓的很紧,他对珍惜时间作出了美丽的阐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一挤,总是有的。时间从我们指尖流淌,就应该珍惜它。一开始就鲜明的提出了论点珍惜时间,素材(论据)方面,则选用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的行为及话语,逻辑严密,最后再次强调,首尾呼应。故而,文字虽较为朴素,但论点、论据、论证的逻辑链条却非常的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另一篇论述把握志向的议论文,有这样的一段:珍惜你拥有志向,即使他身在远方,只因越权,一贬再贬,只因,他独站江州,即使他,白居易,卧病浔阳,取酒独倾,双鬓斑白,却依旧磨不平他的雄心壮志,即使他,白居易,夜闻琵琶,泪湿青衫,却浇不去他爱国的赤子,他不像韩愈那样好收吾骨瘴江边而是珍惜自己拥有的志向争取三年作归计不放弃、不,最终回归帝都,实现自己珍惜的志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该生点明分论点珍惜志向之后,巧妙地插入课文中《琵琶行》的桥段并结合白居易的生平,揉搓在论据(素材)之中,论证的脉络不仅清晰明了,并且情感饱满,同样会使阅卷者清晰明了读出文意。

  同样的材料,选用不同的写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就有不同的感受。显然,在材料的运用上,要站在灵活选用的高度,高一课文中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概括了大量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仅追述刘裕功业的,气吞万里如虎一句,可供服务的论点就有:立志-胸怀天下;奋斗--由弱变强;自信--优质面貌缔造胜利;责任--保家卫国,去除异族等等,课本中描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能由弱变强,灭掉吴国的事迹,可以服务的论点也有很多,诸如:成功--自励刻苦,发愤图强才能成功;--忍之不能忍,才能收获难以收获的业绩;自强--逆境有可能让人变得更强;挫折--挫折,才有机会成功;目标--目的明确,才能克服困难等等,再譬如,选入语文教材中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关于廉颇、蔺相如最终的事迹,能够用得上的论点就有:信任--朋友间的最终接纳,更能巩固友情;宽容--对人宽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改过--改去自身的错误,收获的将是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气度--为人处世的度量决定了他的成败得失;智慧--巧妙的退让,可以化敌为友等,一言以蔽之:对于相同的素材,从贴近它的不同角度去理解,会有不同的,激活了学生认知中的发散思维,对材料的运用,将更加灵活。

  综上所述,本文的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近年来高考作文中的议论文优秀篇目,在论点、论据、论证方面或多或少都与课本中的素材联系紧密,第二部分,通过对学生的平时写作演练中,总结出的几大引用课文素材的误区,有鉴于此,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指出议论文写作引用课本素材几个重要地着眼方向,同时也将在今后的议论文写作中继续指导学生挖掘课本素材的能力,笔者一些认识或较简陋,还望于大家。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