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考作文> 文章内容

高考作文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4-11-29 4:04:29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文心雕龙》中的这句话一语中的,点明了写文章时遣词造句的原则。经历过高考,我更深有体会,在此说说个人浅见。

  我以为,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有三个要点:第一,要重视文辞运用,词句宜简不宜冗长。文辞运用反映了作者的语文素养、阅读积淀,但也不应过度追求华丽的辞藻、偏怪的事例,它们容易喧宾夺主,使文章晦涩难懂、流于浮华,与语文教育所提倡的清晰、准确、简洁的文风相悖;第二,名言名句和事例使用需谨慎,需准确、合理;第三,有效使用关联词语,强化文章逻辑,凸显论证的力量。

  先说说文辞运用。如今许多同学喜欢在遣词造句上剑走偏锋,偏爱奇诡的表达,更有甚者还自己生造新词或长难句,希望借此展现自己的语文“素养”,殊不知,这样不仅给老师造成了阅读障碍,也增加了自己出错的风险。比如“我们在这趟灵魂旅程中,试图以一种超验的视角,捕捉他者的思维轨迹”,这里明显用词晦涩、混乱,既没有完成“交代中心论点并用事例和道理加以论证”的写作任务,绝大部分文字也是无效的,无益于针对性地表述主题。我们应该学学鲁迅先生,他写“瘦得如铁”“排出九文大钱”“一个破碗,空的”等,简洁流畅,精确到位,力透纸背;又如徐贲先生,他写的《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讲“细读”,说“要求读者先搁置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从写作者的角度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评估文本是否能够、言之有据、论之有理”,同样用词精到,表达有层次感,逻辑关系明确,语言风格更是冷静、周密、流畅。所以,要写出好词好句,需要在汉语语法上多下功夫,也要在广泛阅读中多向名家学习,积累遣词造句的能力。

  再说说名言名句和事例的使用。现在很多学生作文喜欢名言和事例,甚至形成了“新套化”,即开头结尾放名言,论证段落则是一句观点、三个例子、一句总结,文章看似内容丰富,实则空洞无力。

  对于名言的使用,我们应当首先搞清楚名言产生的背景,谨防望文生义。比如一篇作文的主题是“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有人便套用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这句话,本意是说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学习要有重点,要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应该学、最值得学的知识上。所以这句名言与作文主题其实并不匹配。

  对于事例的使用,核心要求也必须在阐述事例的同时加以解释,即说明事例是如何佐证观点的,要避免出现只叙述不解释或本无关联却解释的事例。另外,选用事例还应当按照写作要求有所偏重,比如传统文化主题的作文可多用历史事例,当代青年主题的作文可多用现代人物事例。

  我们当然可以使用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名言、事例,它们可以使文章不落俗套,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有“掉书袋”之嫌,造成读者理解障碍。个人觉得,如浙江前几年的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并不值得模仿。但有些“旧瓶装新酒”的做法却值得学习,比如2023年广东高考作文《故事的力量》,有一篇优秀范文讲《石壕吏》和杜甫的故事,作者从写作背景的角度切入,写的还是旧故事,但却叙述出许多别人所不知道的新细节,这既体现了历史的温度,又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这是值得学习的。

  最后,讲讲有效使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虽然貌不惊人,却最能展现作者深厚的论证语言功底。使用关联词语其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梳理逻辑关系,如转折、递进、条件等,使论证层次更加清晰,同时也能避免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关联词语还有助于老师抓住我们的论证要点,使得文章看上去脉络更清晰,句子之间内在联系更紧密。如“诚然……但是……”这样的转折关联词就能很好地起到强调作用,提示读者接下来所表述的内容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所以,学习几种基本的复句类型是我们提升自己语言水平的必修课,使用变化多端的句式亦可以为文章增色。

  总的来说,考场作文是有时间和字数的,它考的就是我们平日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平时作文写作过程中,就应当注意练就洗练隽永而又摇曳多姿的文风,掌握更丰富、有趣的名言、事例,改正勉强涂饰、的低效表达……这样,高考时必能写出好文章。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