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离2018年高考只剩下50多天时间了,为帮助高三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在省份的高考作文命题情况,一堂作文课号将持续推送2017年各地真题解密及满分范文。每天一个省份的真题解密与满分范文,敬请期待!
今年浙江卷仍采用材料作文的方式。命题材料来自卢新华的文章,要求考生理解作家的话。三本书的说法,第一本书是指平常我们阅读的书籍;第二本书是指自然、社会,包括生活与实践,把自然、社会理解为无字之书,是一种文学性的比喻;而心灵之书却是卢新华的创造。他的原文是这样解释的:它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而是三本大书。一本叫有字的书,一本叫无字的书,一本叫心灵的书。当然,也可以是一本叫书本知识,一本叫自然与社会,一本叫自己的心灵。而如果遇到对感兴趣的朋友,我也会对他们说一本是文字般若,一本是实相般若,一本是心灵般若。据此,心灵之书就是阅读自己的心灵,这既是了解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说是一种层面的追求,,等等。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从别人身上,或是从某种自然、社会现象那里得到的一种启迪和灵魂的。但是,题目中只出现三本书的概念,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就给考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惑。再加上心灵之书又是一种比较隐晦的比喻,考生审题的难度就加大了。
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写论述类文章的要求,但题目中思考评说两个关键的词语,文体的指向性依然非常明确,就是希望考生能够写论述类的文章。这既是对去年高考文体要求的延续,也是借此来考查学生对文体的把握能力。
题目中提到了三本大书,实际上考生只写其中的一本书,或有字之书,或无字之书,或心灵之书,另外两本书略微讲一讲,也是完全可以的。
题目中列出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考生如果能够对这三本大书的内涵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比较明确而清晰的认识,就能够写出好文章。从考试的实际情况看,许多考生恰恰就在对这个概念的阐释上出现了问题。一方面他们把这三本大书理解为一种并列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无法准确阐释三本大书的内涵。有的把三本大书理解为科学哲学禅学,有的理解为知识,有的理解为学习文明诚信,有的理解为脚下的人生经历的酸甜苦辣境界,等等。尤其是对无字之书,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人要读三本大书,其内涵非常明确,就是我们每个人从这三本书中能够读出什么,或者说从这三本书中领什么,能够把这个内涵写出来就可以了。但是,有相当多的考生不明白这点,抛开三本书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着重阐述如何读书(如诗意的阅读、用什么样的心读书等),读书的条件(如在时代中阅读、在中阅读等),读书的效果、境界、价值意义,以及阐述心灵的重要性等。这实上反映了考生对文题的理解不到位、不准确。
人生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即一般意义上的书;无字之书,指代生活中的经验;心灵之书,则是对生命、对世界最本质的追求与省悟。如我所言,三本书各有侧重,但首要的是读好心灵之书。
有字之书是我们获取知识最主要和直接的来源。我们从出生、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再进入学校让心灵得到。诚然,有字之书不可或缺。比如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指出:阅读,特别是经典的阅读,对人学识教养的获得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有字之书相较于个体总是显得抽离,其中固然有醒世名言,却难为人所获得。譬如前些年的药家鑫案件及复旦投毒案,药家鑫和林森浩的学识毋庸置疑,但他们却未将其内化为自己真正遵循的准则。
相较于有字之书对具体知识技能的侧重,无字之书则让人以亲身的经历获得经验,正是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以范雨素为代表的一批皮村文友便是其中的典范。他们大多学历低,但这并不能他们对文学的喜好。他们将亲身经历书写成文,现实便是他们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无字之书以其亲历性与直观性在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然而,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纵然有许多不同,但它们仍有一个巨大的共同点,便是仍桎梏于现实之中。两者都取于现实,以现实的方式呈现,但真正重要的东西却是以抽象、以心灵呈现的。这心灵之书,某种程度上可以与哲学等价,即philosophy,爱智之学。遥想古希腊哲学三子,再回想中国思想大解放的诸子百家时期,他们生活在书籍与经验都匮乏的千年以前,却以自己的智慧与心灵碰撞出了那么多伟大的思想!柏拉图的理型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科圣张衡对各种自然规律的洞悉与理解……很难想象他们能在那样的年代达到那样的智慧。反观自己,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智慧比之他们不及分毫。
我们现在是缺乏心灵之书的。因为世界的发展与物质的积累,我们有时过于沉浸于现成的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而忘却了对自己心灵之书的深度挖掘。其实从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中也是可以得到心灵之书的智慧的,但真正关键之处在于摒弃外物的纷扰,用自己的心灵去与那些伟大的灵魂产生共鸣。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斯宾诺莎到黑格尔,历代哲学家都大声呐喊,让人们以一种爱智的、崭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他们知道,真正的智慧只能来自每个人的内心。
本文首先在立意上就独辟蹊径,不纠缠于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而是侧重于心灵之书,指出首要的就是要读好心灵之书。这无疑体现了作者的胆识与魄力。
从论证的思与策略上,作者并不完全抛开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而是在论述两者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之后,指出它们共同的缺陷:仍桎梏于现实之中取决于现实,以现实的方式呈现。这就深刻地了两者与心灵之书的差距。紧接着便以古希腊哲学三子及中国的诸子百家为例,论述伟大的思想产生于各自的智慧和心灵,并不受书籍与经验的。
文章并不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针对当今社会人们沉浸于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忘却了对自己心灵之书深度挖掘的客观事实,我们要摒弃外物的纷扰,用自己的心灵去与那些伟大的灵魂产生共鸣以一种爱智的、崭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这里再一次通过历代哲学家之口,强调真正的智慧只能来自每个人的内心。如此,文章不仅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也达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